未命名

未命名

一位特级教师的观影启示录: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哪吒”!

2019年08月03日 热度:1041 ℃


转载自丨人民教育微信(ID:irenminjiaoyu)


这个暑期,想必您已经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刷屏了。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好的电影是一面镜子,映射着对生活的体验、叙述和反思。对于教育者来说,这部电影究竟蕴含着哪些隐喻?对父母和教师而言,我们又能从哪吒的故事中学到什么?观影后,杭州天杭实验学校教师郑英以“文本分析”般的精细态度,写下了这篇观后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是一部笑点、泪点、燃点相交织却丝毫不违和不突兀的影片,片中的哪吒不再是我们脑海里正义凛然的小英雄模样,而是颠覆性出场:


大大的豁牙、浓重的黑眼圈、颓丧的表情、“手插口袋,谁也不爱”的厌世脸、时不时来个恶作剧的狡黠之笑……这样的模样,无缝对接了熊孩子的人设。



果真,他这次的出场,没有闹海,只有闹心。好在因为种种,最后他实现了逆风翻盘,涅槃重生。他的成长之路,给了世人诸多启迪,尤其对于教育。


1

许多不在乎,其实是最后的尊严守护


哪吒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懒懒的,拽拽的,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其实他清醒得很,也敏感得很。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付出或是努力往往会被他人否定甚至嘲讽,索性以一副无所谓的姿态给自己构筑一道防护墙——不是我要不到,是我自己不要——为自己守护最后一点尊严。


这道防护墙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无形中阻隔了他与他人交往的通道,所以哪吒是孤独的。



他渴望被尊重、被认同、被接纳,可惜屡屡求而不得。他自编打油诗“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强装快乐,是否真的自在快乐,只有他自己清楚。


他的不在乎,不过是一种掩饰和自我保护,背后是深深的无助和孤独。有一个细节,哪吒喜欢双手插兜。手本是身体中最灵活的部分,能传递各种信息,将一双传递信息的手插兜里藏起来,比较隐蔽的原因是为了不让对方看破自己的内心,实质上是一种警惕和自我保护。不在乎,是最后的防御和保护机制。


此前,他也尝试过改变,只是在别人眼里,这种改变太小了以致肉眼无法发觉,或是因为先前的成见而被曲解。


当哪吒真以为自己是灵珠投胎,负有神圣使命,要救天下于水火,便跟着太乙真人认认真真练习法术,期待一日能降妖除魔。后来他也果真救了小女孩,但世人给予他的不是拥抱的双手,而是棍棒和拳头。


人的颓废和放弃,都是从失望开始的。在付出真诚和汗水后,始终看不到与之相称的结果,便容易使人怀疑付出和收获的关系,进而怀疑自己不可能,最后发现“果真”不可能,于是开始假装不在乎。


现实中也有许多这样的“哪吒”,他们也曾像哪吒一样努力过,但最后丢盔弃甲,用痞气和冷漠来伪装强大。



曾遇见过一个让我想放弃也想放弃自己的“哪吒”,他自嘲“我是垃圾,不,我是垃圾中的垃圾”,这是他最后的防线,抢在别人否定自己前否定自己,给自己最后一丝尊严——这是我自己定义的,不是你们来定义的。


对他,我坚持每天送他回家,以免他在路上殴打其他孩子;坚持每天为他买好早饭,以免他敲诈别人;坚持每天为他讲一个哲理小故事,为的是给他以精神濡染……慢慢地,他愿意去改变。


在他准备改变时,我还事先给了他一点箴言。告诉他,人的改变尤其向好的改变是可贵的,但也常常伴有艰难,期间会经受惰性、挫败、非议等重重考验,每走一步都了不起,因为这一步往往别人看不见。果真,孩子在遇见艰难时,多了一份淡定,也或多一份坚定。重重努力后,他成为了同伴们眼里热心的大男孩。


我之所以笨拙地一直坚持,只为一点,表明我对他的在乎。我们在乎孩子,也在乎他们的在乎,便会听见他们心灵的密码锁“吧嗒”一声瞬间打开。


人最深层的心理动机,是渴望被在乎。一个人一旦感觉到自己被在乎,便会渴望强大以求担当,力量会在那个瞬间酝酿或是爆发。


2

打破成见,才能看得更真切


影片里的哪吒是魔丸转世,自带神力,也自带原罪,且三年后注定遭受天劫。因为出生时是个肉球,且破坏力惊人,这让陈塘关的百姓惶恐不已,将之定义为“妖怪”。


凡为异族,皆为妖邪。这便是陈塘关百姓们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偏见以强大的力量裹挟着他们,蒙蔽了双眼,也囿限了心灵。



哪吒本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在他第一次翻出府门时,不过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当他遇见一个同样不谙世事纯真无邪的小妹妹,便开心得和她一起踢毽子。可当他伸手去触摸这个世界时,世界狠狠给他以白眼。大人们纷纷如避瘟神一般四下逃散,受大人们影响,孩子们纷纷拿鸡蛋和烂菜叶砸向他,声声骂他是“妖怪”。


众人的目光和定义,对于一个单纯的孩子,是撕扯不下的标签。在一次一次的倭化和妖魔化之下,哪吒愤怒而又不甘地告诉自己:“你们说我是妖怪,我就做个妖怪给你们看!”满是委屈,还有不甘,这是他对抗这个世界的宣言,也以此宣告自己的存在。


哪吒“果然”长成了世人定义他的那个样子。


由此可见,真正的魔,不是哪吒投胎的魔丸,而是被偏见蒙蔽了光明的心魔。偏见,存于无形,却伤人最深。如申公豹所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样努力都休想搬动。


影片里,承受偏见伤害的岂止哪吒一人。


申公豹,是元始天尊众弟子中最努力的,本应被赏识,只因他是由豹子精修炼而来,一生得不到认可;


龙族,收服深海妖精,本应脱离苦海,只因妖族出身,全族被困于龙宫(实则是天牢);


敖丙,救下百姓,本应被感恩,只因暴露了龙族身份,瞬间成了众矢之的。


现实生活里,偏见何尝不是悄无声息地主导着世人:假如你没有考取好的大学;假如你年过三十而没有成家;假如你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那么,你很有可能要承受周围异样的目光。



再看我们的教育,我们何尝没有过因为对一些孩子的刻板印象,而蒙蔽了自己双眼,带着偏见看待他们,定义他们。


曾遇见过一个破坏力惊人的孩子,这种破坏力带给身边人的惊惧,类似于哪吒,让我苦恼不堪。直到一次去家访,听他父亲一口一个“劳改犯”的叫骂,我才知道他长成这样的深层原因。了解真相前,让我头疼;了解原因后,让我心疼。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哪吒是敖丙是申公豹,都曾受过世人偏见的伤;又同时可能是陈塘关里的一庸众,带着偏见伤过人。我们不必甩锅给陈塘关百姓,因为他们并非始终怀着成见和恶意。只是力量弱小的人,在遇见不安全因素时,本能选择自我保护,而无意中放大潜在的威胁。


每个人,既定义别人,同时也被别人定义,当我们都带着偏见去定义别人,便注定同时被别人的偏见所定义。


君不见,舔犊情深的李靖,他深爱自己的儿子,却在敖丙前来救了他们一家时,他依然上去扯掉敖丙的头蓬和面罩,让他的龙族身份暴露于当庭广众之下而被声讨,这是否也是一种成见?


假使每个人都愿意破除成见,打开心灵的牢笼,让心扉洞开,让善意萌生,便更容易发现他人的可爱和可贵,世间便多了温情。


3

爱,看似柔弱,却有种神奇的力量


哪吒是不幸的,深深孤独,但他又是幸运的,有无条件爱他的父母。



先看父亲李靖,不多言辞,不苟言笑,甚至有点古板,像极了中国父亲的大多数。


李靖将哪吒关在府中,保护哪吒免于受外界的伤害;


他上天庭苦求改天换命符,以便在哪吒遭受天劫时,用自己的命换儿子一命;


他知道自己只有两年,而哪吒的路还很长,于是对哪吒谎称他是灵珠转世,肩负斩妖除魔的使命,造福百姓,“哪怕不能看你长大,也想为你铺好未来的路”;


在哪吒魔性发作时,他第一个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双手抵住儿子的火尖枪,既为救百姓,也为儿子减轻罪孽……


他自始至终都在斡旋,他接受注定的天劫,又教导儿子“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自己说了才算”。



再看母亲殷夫人,更是天下慈母的典范,传统又现代,持得了家,降得了妖,在世人面前强大,却把所有的温柔展现在儿子跟前。


在哪吒出生时因天生的毁坏力而被人视为妖怪,要求处死,对此,殷夫人不顾产后的虚弱,疯狂冲出来护住哪吒;


因为忙于降妖,没能更多陪伴,为此她深怀愧意,穿上盔甲陪哪吒踢毽子,纵然被踢得遍体鳞伤,她依然快乐满足,因为哪吒快乐;


作为母亲,她懂得儿子,“你瞒得过别人,瞒不了娘,其实娘知道,你是希望大家认可的,对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在李靖夫妇眼里,哪吒是他们的儿子,不是任何其他,所以选择无条件爱他。即便只有两年,也要带他们的吒儿看尽世间繁华。


他们始终信任儿子,信任是受伤时最好的良药,当一个人能被信任,便愿意表达温柔和爱,更愿意变得更美好以不辜负。


种种都是爱的具体诠释。哪怕全世界都与你为敌,有父母无私的爱,并坚定地站在你身后,你就能撑下去。


爱,果真有神奇的力量,如阳光,一落到哪吒心灵的枝头,那些枝叶便会生机盎然起来。正是这种无条件的爱,唤醒了那个假装自己是妖怪的孩子。


两年后,当陈塘关面临劫难时,哪吒挺身而出,顶起那座冰山,那一刻,是父母播下的爱和良善的种子在破壳成长,匡扶正义,拯救天下。佛魔一念间,若没有父母的种种,只怕差那么一点点,结局就可能要改写。


在最后告别之际,哪吒满怀不舍地对父亲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和您踢毽子”。看似乖戾的哪吒,内心深处也有一块温柔的地带,这是父母用爱耕耘出的柔软心地。


如果教育中,面对一些误入迷途的孩子,我们也能在心灵上再走近一点儿,多一点儿关怀,多一点期待,他们心灵的天空就可能会多一点儿晴朗。“一个最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轻易被打动,也最能识别善意。


爱,看似柔弱,却不可战胜。


需要注意的是,爱是发自内心的,不掺杂任何目的,这样才会一以贯之。许多时候,大人也曾表达自己的爱,可遇到一个具体情境又怒不可遏,几番下来,孩子便会认为你这是在表演,是欺骗,结果又回到原点。


4

 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做自己


哪吒和敖丙,同时天涯沦落人,都是对方唯一的朋友,都在孤独中艰难成长,一个被排斥到疯狂,一个被压抑到绝望。但不得不说,哪吒比敖丙幸福多了。


先看他们的老师——


哪吒有个本领高强又亲和力爆棚的老师太乙真人。老师教法术是其次,重要的是开心,妥妥的寓教于乐。这个老师,生性乐观,总是耐着心不断变换教育方式,以寻找最佳的方式帮助哪吒实现最优的成长。


而敖丙的老师申公豹,因为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不欣赏而心怀怨念,成了一系列不幸开端的始作俑者。一个怨念深重的人,当了老师,多半消极或是严苛。他对敖丙严加管教,每天有严格规定的功课和作业量,妖族是不会被认可的,所以要杀掉不承认你的人,只要能成功,可以不择手段。


再看他们的父母——


哪吒的父母前面已细述,现在看敖丙。敖丙的母亲没有出场,很有可能母爱的缺失,那就看他的父亲——龙王。龙王时时告诫儿子要忍辱负重。他告诉敖丙,在魔丸入魔而大开杀戒时,趁机建功立业,以得到天庭的认可,让全龙族逃离龙宫这个“天牢”。


龙王不爱儿子吗?当然爱。如果不爱,他不会忍痛挖下自己身上最坚硬的龙鳞,并汇聚全龙族最坚硬的龙鳞织成万龙甲,护儿子平安。


只是这样的爱太沉重,“我给了你这么多,给了你灵珠,给了你万龙甲,你的命,不只是你自己的。”万龙甲,是保护,更是枷锁。


虽然敖丙是灵珠转世,天赋异禀且勤学苦练,是乖巧懂事的好学生,但他的这种乖巧和懂事反倒格外让人生疼。他没有选择,只能负重,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工具。


最后看看这两种爱的区别吧——


为了封印哪吒的魔性,他被戴上了乾坤圈;为了守护敖丙的安全,他被披上了万龙甲。


哪吒的乾坤圈,看似束缚,实则是保护;敖丙的万龙甲,看似保护,实则是束缚。


这就是两者之爱的本质区别。



最后的结果是,哪吒得到的爱,改变了他的魔丸属性,敢于做自己;敖丙得到的爱,改变了他的灵珠属性,失去了自己。直到哪吒大声吼出:“我是魔丸,你一个灵珠,比我还怂吗?”敖丙才放下对自己妖族身份的成见,做一回自己,与哪吒共同对抗天雷。


爱的方式不同,成长的方向便不同。真正的父母之爱,是让孩子做自己,追逐他自己的梦想,焕发他自己的荣光。


5

让孩子做自己,才有成长的无限可能


哪吒曾深受偏见的困扰,尝试种种努力去改变,向世人证明自己。可不论他怎么努力,依然被定义为妖怪。“那我干脆做一个妖怪给你看”,这是他妥协于世人的偏见。


如果你信了偏见,认了命运,你便会一直活在他人的目光之中,你的力量也会深受局限。


不敢做自己,是在精神上给自己设了限,这才是真正无法逾越的障碍。当一个人退到不愿超越自我的界限时,他就会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出种种掩饰和借口。


直到他明白父母老师为他做的种种,才恍然醒悟,原来真正的强大,是勇敢做自己;原来真正的强大,是能保护自己爱的人。于是,他选择遵从己心,和自己和解,和曾经排斥、敌视过他的人和解。


此时的哪吒,用自己的力量去冲破世俗偏见的牢笼,不再强求世人的认同,也不再刻意证明自己,而是“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那一刻,他找回了自控的自信和力量,是心灵上的主动成长,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是在施展力量的同时懂得自我约束。



那一刻,他才真正发挥出了神力,脚踩风火轮,臂绕混天绫,手执火尖枪,在烈焰中变出三头六臂的模样,凭一己之力,托起了即将毁灭陈塘关的冰山。


最终他克服了魔性,拯救了全城百姓。他撕碎换命符,孤身赴死。这样的义举,在拯救世人的同时,也实现了一次自我救赎,让自己的身姿,站立成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他的朋友敖丙,本来一直生活在全族的寄望里,直到被哪吒那句“你是谁,只有你自己知道”唤醒,才终于找回了本心。这一刻,他才是真正的灵珠,活出了自己。


人无法选择出身,于是许多人把自己的庸碌归过于命运的不公。《哪吒》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命运的导演,也是唯一的主角,一生如何演绎,全凭自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我们仍旧有选择的机会,选择做怎样的自己。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生动活泼、各不相同的人。假如我们能尽自己所能去唤醒他们,鼓励他们做自己,为他们打开精神发展的视界,那么每一个都有成长的无限可能。如此,他便愿意自己奔跑,哪怕路边没有掌声。



这样,每个孩子都会发现自己存在的独特意义,对自己有信心,不怕与别人一样,也不怕与别人不一样,笃定做自己,宣告大写的“自我”的存在。


《哪吒》是一个隐喻: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哪吒,都有他个人的伟大愿望,一旦条件成熟,这个愿望就会激发出惊人的力量,让孩子义无反顾去追逐。我们能做的种种,就是为了这个条件的成熟。


作者 | 杭州天杭实验学校 郑英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相关文章

名家谈|张中俞:讲好贵州红色文化故事

名家谈|张中俞:讲好贵州红色文化故事

贵州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资源几乎涵盖各革命时期,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名列“红色贵州·雄关漫漫”,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 张中俞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副研究馆员贵州的...

第5期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班)研修班。

第5期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班)研修班。

强烈推荐,培训考前必读!国家重点关注家庭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深入贯彻...

切实推进研学旅行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切实推进研学旅行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日前,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1:请介绍一下出台《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中小学生研学旅...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国家旅游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教育旅游市场的热点。为了规范研学旅行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和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发展,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家旅游局公告(2016年3...

遵义红色教育—毛泽东旧居

遵义红色教育—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在此居住了10天左右(1935年1月9日至19日),是他们在长征途中滞留较长的地点之一。他们除参加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外,毛泽东和张闻天还参加了在天主堂内举行的红军干部大会,并发...

研学旅行的意义

研学旅行的意义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必须遵循“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对正确认识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义十分重要。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

【红色研学】中国长征文化第一馆——遵义会议陈列馆

【红色研学】中国长征文化第一馆——遵义会议陈列馆

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于1934年12月18日在黎平召开会议,调整原定计划,于1935年1月初进占黔北重镇遵义。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遵义会议纪...

红色文化如何融入绿色旅游?

红色文化如何融入绿色旅游?

红色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积淀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革命史迹与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珍品,对传承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引导乡村红色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乡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着十...

探索沉睡700多年的土司城堡,走近亚洲第一长洞,感受北纬 30°的神秘;6天5晚冬令营预定中!

探索沉睡700多年的土司城堡,走近亚洲第一长洞,感受北纬 30°的神秘;6天5晚冬令营预定中!

亲爱的家人和小伙伴们,这个暑假都有什么安排呢?爸爸妈妈陪您研学?您是否想过走进多彩贵州,最美遵义,参加6天5晚的研学之旅,来充实您的假期生活呢?正好,我们准备了一套研学课程,定能愉悦你的假期生活,记得...

乐游遵义(2/6) │ 探寻先辈足迹,来一趟不忘初心的红色遵义寻根之旅!

乐游遵义(2/6) │ 探寻先辈足迹,来一趟不忘初心的红色遵义寻根之旅!

缅怀先人的足迹忆往昔峥嵘岁月遵义是中国最著名的红色圣地,在众多革命历史圣地中,少有哪座城市能像遵义这样,让人们在短时间内记住她的“颜色”。遵义“红”,红得精致,红得真实,街、景、人、物,都如同仔细收拾...

研学 │ 依山傍水,云雾缭绕,氤氲雾气之中的绝美之地——红渡!

研学 │ 依山傍水,云雾缭绕,氤氲雾气之中的绝美之地——红渡!

你要的小桥流水人家你要的白墙青砖灰瓦你要的自然与纯真你要的历史与激荡在余庆这个景区里都能寻找到她就是红  渡余庆坊•红渡景区位于余庆县大乌江镇,景区有贵州著名的摄影基地、攀岩基地和贵州最著名...

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的底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色,是中国梦的底色,是当代文化的底色。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灿烂文脉和用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红色文化,...

还在为幼小衔接焦虑?你应该看看这份指南

还在为幼小衔接焦虑?你应该看看这份指南

作者:季晓旭整合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摘 要:还有一个月,一批孩子们将走入校园成为一年级新生。知识储备够不够?小学生活怎么样?怎样才能适应小学?成为不少父母暑期焦虑的问题。还有一个月多的时间,如果父母能...

2022年全国研学导师高级研修班招生启事

2022年全国研学导师高级研修班招生启事

  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引发了研学旅行发展的热潮,但是目前缺乏拥有专业知识的专业...

为什么研学旅行会特别受欢迎?

为什么研学旅行会特别受欢迎?

2016-12-19  来源:教育部  无需讳言,今日中国很多地区不敢组织学生开展野外活动,这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瓶颈,或者说是一个顽疾。其原因也很清楚,担心发生意外事故,学校怕打官司、负不起责...

犹太教育:如何从根本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犹太教育:如何从根本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犹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对孩子读书的重视程度,超出我们想象。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并因材施教。教孩子用蜂蜜写字读书就应该像蜜一样甜自己喜欢的事,才会做得最好。  ——犹太...

“公办民办,都是亲生的” ——苏州工业园区形成公办园与民办园协调共发展局面

“公办民办,都是亲生的” ——苏州工业园区形成公办园与民办园协调共发展局面

作者:本报记者 常晶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苏州工业园区公办园教师与民办园教师共同研讨课程游戏化。苏州华林幼儿园供图位列深圳之后,作为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江苏省苏州市超过50%为外来人口。首当...

吴国平: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学生,要关注这5个“力”

吴国平: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学生,要关注这5个“力”

作者:杜京虹整理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中国教育报校长大会于7月29日至7月31日在四川乐山举办。本届校长大会主题为“奔向2035,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汇聚来自各地的知名校长,共同探讨学校教育现...

跟着作家去研学“走进中国诗乡绥阳(5天4晚写作研学营)

跟着作家去研学“走进中国诗乡绥阳(5天4晚写作研学营)

爆火的《中国诗词大会》也让很多人重新拾起了对诗词的喜爱,您是其中之一吗?如果你也想以诗会友,将诗词,研学、旅行、完美的体验出来,中国诗乡随时欢迎您的到来!这是健康行业,科技行业,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发展的...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生长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生长

 作者:张春铭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日前,中国当代知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先生举办了新作《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的发布会。发布会上,周国平和家庭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共同探讨了如...